宗宏法師 和走廊一樣長的悲痛
文/圖:歐芙伶
人生,似乎就像在完成一堂生命的功課,芸芸眾生,每一個人都有本身的功課。
宗宏法師的生命功課,比起一般人,要 艱難一點……
宗宏法師的生命功課,比起一般人,要 艱難一點……
“我不能忘記,法師在提到媽媽自殺的那一刻,我仿彿看到一 個十五歲的少年轉身離去時,和太平間走廊一樣長的悲痛。” |
記得很多年前,我訪問藝人鄭佩佩,她說,有些人不需要經過很痛的階段,就可以成就。
她是經過婚姻的痛才開始學佛。
訪問宗宏法師,不經意提起學佛的因緣,才發現人生最痛苦的時候,也是修行的開始,宗宏法師是因為要超渡跳河自殺的媽媽,而走進佛教。
人生總有一些事情可以讓我們把眼淚流進去,把力量流出來。
“我很小的時候就和父母分開,因為一場家變。只念到初中一,就出來吉隆坡和哥哥在咖啡店捧咖啡。”咖啡店就在新街場,Fajar 超市后面。那年,他只有十三歲。“當時覺得還是做工比較有出路。”雖然當年物質匱乏,工資也不高,但是已經很滿足。清晨五點起來開店,工作到下午,為了省 錢和大伙共住一個房間。
用激將法放棄自殺
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媽媽,后來也離開家鄉,來到吉隆坡和朋友住在一起。 “患病后,媽媽有一次打電話給我哥哥,說她要去自殺。我站在哥哥旁邊,緊張地問:媽媽在哪裡自殺?媽媽在哪裡自殺?”媽媽告訴他們,要去睡火車路。“哥哥和媽媽說,你在那裡等,我們馬上來找你。”
放下電話后,兄弟倆就趕快出發到吉隆坡火車總站,“那時候身上沒有錢,兩個人就從半山芭走到火
車總站。買到門票進到裡面,看到媽媽坐在月台邊胡思亂想。”
“我媽媽很疼愛我哥哥,于是我們就用激將法要她放棄自殺:媽媽,妳這樣死掉會影響哥哥和我的前途,報紙會刊登出來,知道我們是妳的兒子,這樣的話,我們以后怎樣在社會立足?”
“我自殺沒有人會知道。”媽媽間歇性清醒地回 答。
“怎會不知道,你有身分證的啊!”
“也是無意中提醒她一件事情,原來身分證是可以辨別一個人的身分。”宗宏法師回想起這一段,是怎樣的功課這樣讓媽媽站在火車月台上,彷徨失措,生命就在呼吸間。
等待 為了見孩子
母親自殺身亡,讓少年的宗宏法師嘗到了如太平間走廊一樣長 的悲痛,過后他學佛、入讀佛學院,最后出家,寫下了與佛的因緣。 |
宗宏法師還提到,患上精神病的媽媽怎樣為了要見兒子一面,在吉隆坡車水馬龍中枯坐的情形。“在咖啡店工作的時候,和哥哥住在半山芭店屋的樓上,媽媽知道我哥哥住在那裡,會去那裡看我們,但又不想驚動我們。屋子下面是一座天橋,她就一整天坐在天橋底下,幾天不洗澡等待,就為了看哥哥和我。”
“不知是第幾天,我開窗時看到天橋底下有一個人這么像媽媽,就和哥哥說,你看那個人是不是我們的媽媽?趕快下樓去看。”果然是他們的媽媽,幾天沒有洗澡,沒有換衣服,沒有好好吃。精神失常的媽媽,獨自在鬧市中,捕捉兒子的身影。
悲痛 因措手不及
后來宗宏法師的媽媽還是自殺了。那一年,宗宏法師還不到15歲。“媽媽第二次是投河自殺,這一次她沒有攜帶身分證,所以她往生很多天,我們都不知道。”
“后來和她一起居住的朋友來找我們,說會不會媽媽出事了。媽媽往常幾天沒回家很平常,但不會這么多天沒回家。于是我們去中央醫院太平間尋找。”
后來他們找到一個沒有身分證明、投巴生河自殺的中年女性,打開冰凍的儲藏室,是媽媽的容顏。
人生的悲痛,是因為措手不及。來不及說的話、沒能及時的相處、該表示的、該叮嚀的、不捨得的情緒,傾瀉在一個十多歲孩子的身上。
宗宏法師說, 媽媽話不多,想不到卻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告別她短暫五十多年的人生。
究竟要怎樣做才能讓媽媽走得比較安穩?“那時候我還在咖啡店工作,咖啡店后面就是佛教會,常有一些佛友來喝咖啡。他們說自殺是永不超生的。”
當時年紀小,對佛理不明白,根據佛理,一個人自殺,來生遇到問題時會重複萌起自殺的念頭。于是他明白了,當下該做的是幫媽媽累積功德來超渡她。
學佛 為人為己種福田
人生,像是為了完成不同使命的功課,你我皆有不同功課,成 就佛道則是生生世世的功課。 |
“我是因為媽媽的因緣才接觸到佛教,是抱著報恩,為母親做一些功德的心情去學佛。”媽媽的離開,也成就宗宏法師學佛,念佛學院,最后出家。
回想起媽媽患病的情況,他覺得當時的社會不像現在充斥這么多資訊,以便能更深入瞭解憂鬱症的發生,“媽媽是想太多,思想上沒有辦法轉念,而且當時我還沒有學佛,沒有遇到很好的因緣來幫助媽媽。”
走過這一趟生命的功課,宗宏法師才懂得怎樣去輔導憂鬱症患者。
他說,憂鬱症患者首先要靠藥物,先穩定他們的情緒,不然精神太過緊繃時,你說什么他都沒有辦法聽進去。
然后在精神層面上提升,也要靠他個人的意志力。
宗宏法師說,有些人表面上看他沒有問題,其實是有問題,也要懂得怎樣去分辨,比如曾有一個人打電話給他,講得頭頭是道,但是講話沒有句號。
“一講兩個小時,你完全插不進半句。”講話沒有句點的人,也是有問題的;一個處于憂鬱狀態的人,如果沒有助緣,比較不容易看到問題所在。
目前忙于《菩薩在人間佛曲演唱會》的宗宏法師,深覺佛法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引導,讓更多人有因緣接觸學佛,自己幫助自己,做一個思想健康的人。
《菩薩在人間佛曲演唱會》將于5月22在怡保舜苑酒店舉行,為年久失修的西竺禪院籌募建寺基金。
宗宏法師說,為弘揚佛法,建寺功德殊勝,為家人 也為自己,種下福田,增加福報。
執著 沒辦法放下
以前看過一句話,在世界裡你可能只是某人,但對某人你是全世界。覺得這句話放在老一輩女性身上非常貼切。
宗宏法師的媽媽對爸爸感情上的執著,讓她沒有辦法放下這段感情包袱。
宗宏法師記得,媽媽在他十歲時,已經有發病現象,曾看到她夜裡沉默坐在客廳。當時年紀小,也不懂得大人之間的感情問題。
宗宏法師記得媽媽自殺后,他通知爸爸到太平間,“爸爸來到后用手仔細摸摸媽媽的臉,因跳河自 殺,媽媽的臉已經浮腫很多,爸爸輕撥媽媽的頭髮良久,非常傷感。”
多少的愛恨情仇,都在最后這個動作裡一一釋懷。
媽媽往生后那段日子,爸爸選擇一個人獨居。后來生病,已出家的宗宏法師就把他接到精舍奉養。幾年后,爸爸往生,宗宏法師親自為他打點,以莊嚴的佛教儀式做告別。
釋懷 終于下課了
由于媽媽往生的時候,宗宏法師還沒有學佛,未能以佛教儀式送媽媽一程,總有一點想要為母親做一些什么而無法完成的小小遺憾。
所以他一出家,甚至還沒到台灣去受三壇大戒前,還是沙彌時,便為爸爸作皈依,讓他更有因緣學佛。
爸爸往生后,幾年后比宗宏法師年長兩歲的哥哥,也在新加坡爆血管去世。媽媽、爸爸往生后,相依為命的哥哥也走了,世俗親情裡最后只余下宗宏法師一個人。
這堂生命的功課,看到無常,看到不同的道別,也看到更多不同的力量。
宗宏法師在媽媽走后開始,舉凡水陸大法會、梁皇寶懺等等大法會,都會為媽媽超渡,直到現在。
很多年后,宗宏法師有一天夢見媽媽和爸爸向他微笑揮手。這堂生命的功課,最后終于──下課了。
后記:
怎樣的功課是我們要來修的?聽完法師的出家因緣,我覺得在長時間因為各種因素每天給自己增加壓力的當兒,要懂得釋放負面的能量。
宗教能讓我們未雨綢繆,調整自己的身心,雖然努力的結果,是在明天之 后。當下的修行,就是幫助自己邁開第一步。
我不能忘記,法師在提到媽媽自殺的那一刻,我仿彿看到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轉身離去時,和太平間走廊一樣長的悲痛。
(轉摘自《中國報.十分專題》2010/5/17。見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topic/focus/default.asp?sec=life_study&art=0517life_study.txt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